当前位置:首页 - 每日药闻 - 用药指导 - 2种常见用药,极易导致低血糖

2种常见用药,极易导致低血糖

来源:药店经理人      发布人:学林网      发稿日期:2024-04-17

 ▍来源:药店经理人  作者:张泰胜


糖尿病,这个看似与糖分紧密相连的病症,却常常与另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相伴——低血糖。低血糖,即血糖水平过低,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,可能隐藏着诸多风险。


然而在不少糖尿病患者当中,不合理的使用降糖药是导致低血糖出现的一大主要原因。针对一般群众而言,糖尿病患者血糖≤3.9mmol/L即可定义为低血糖。合理的降糖方案是预防低血糖的措施之一,然而这两种常见药,在部分群体中却增加了低血糖的风险。


磺脲类药物

磺脲类是目前常用的胰岛素促泌剂。其主要的机制在于促进ß细胞分泌胰岛素,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。强化降糖既是优势,也是最大的缺点。易导致低血糖和增加体重。


代表药物有:格列齐特、格列苯脲、格列吡嗪等。


然而这类药物其实不建议使用于老年群体(≥65岁)。常用剂型总结如下:



当与ß受体阻滞剂(如美托洛尔、比索洛尔等)这类药物使用时,甚至其导致低血糖的症状被ß阻滞剂所掩盖,患者未表现出低血糖的症状,很容易被忽视,危害性很大。


当频繁的出现低血糖时,对大脑的损害是不可逆的。


格列奈类

格列奈类是临床中常见的降低餐后血糖的强效降糖药物。


其主要的发挥降糖机制为: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,也有一定的降空腹血糖作用。降糖的效果不如磺脲类更强,此类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,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(磺脲类除外)。


但使用这类药物有一定的服药时间要求:



其次在使用这类药物后,必须摄入食物。不及时摄入食物易导致低血糖,且对体重也有增加的效果。


比较适用于年轻且餐后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年轻患者,不建议老年群体常规使用这类药物[2]。


两者在对比上,磺脲类相对于格列奈类,低血糖风险更高。半衰期更长,纠正低血糖的过程也较后者更长[2]。但总体而言,都不建议老年群体常规使用这两类药物降糖。


说在最后

低血糖的诱因繁多,其中胰岛素治疗和磺脲类药物的使用尤为突出。这些治疗手段,尽管在控制高血糖方面表现出色,但也可能在不经意间将血糖推向过低的边缘。过度运动、饮食不当、药物副作用以及胰岛素的过量注射,都可能成为低血糖的隐形推手。


糖尿病与低血糖这对看似矛盾的“兄弟”,实则暗藏杀机。作为糖尿病患者,我们不仅要关注高血糖的控制,更要警惕低血糖的潜在风险。通过理解其成因、识别其症状、采取恰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,我们才能在这场与糖尿病的较量中,赢得更多的胜利。


参考文献:


[1]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,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0年版)[J],中华糖尿病杂志,2021,13(4):315-409

[2]国家老年医学中心,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,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.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(2024版)[J].中华糖尿病杂志,2024,16(2):147-189.

[3]中华医学会,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,中华医学会杂志社,等.2型糖尿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[J].中华全科医师杂志,2021,20(6):615-630.

[4]药物说明书


(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,本文仅供参考)


【版权与免责声明】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除非来源注明学林网,否则内容均为网络转载及整理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文章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出,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。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

报考指南

更多
  • 2023执业药师考试辅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