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梁医学社(微信公众号) 发布人:学林网 发稿日期:2024-04-13
很多朋友一出现身体虚弱、四肢乏力的气虚症状时,首先会想到煮上一大锅黄芪水来补气。价格便宜,补气的效果又好。但是很多人喝完后容易上火,出现了嗓子痛、口腔溃疡、牙痛、脸上长痘等症状。
怎样补气不易上火?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黄芪的3个“巧搭妙方”,补肺气、补脾气、补肾气的同时还不会上火。
肺气虚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气短,怕风、语声低微、咳喘无力、不自主的出汗、浑身没劲等。
常用搭配为:黄芪+白术+防风(比如中成药“玉屏风颗粒”)
但是这三味药,药性都偏温,对于本身体内就有火邪的人来说,用完之后往往上火症状会更加严重。
补气不上火的推荐搭配:
黄芪:9-30g
麦冬:6-9g
五味子:3-6g
【组方解析】
黄芪:补气益卫。卫气就是保护体表的气,黄芪不仅能补内(肺脾之气),还能补外,也就是提高人体免疫力。
麦冬:润肺生阴。麦冬偏滋肺阴,能够把肺里的水补齐从而约束火气,阴阳同补,就不容易上火了。
五味子:敛肺。黄芪的提升能力太强,五味子能防止气升太过,导致上火的问题。
三药同用,阴阳同补,补肺气的同时不易致上火。
脾气虚的症状一般表现为食欲差、吃饭少、腹痛腹胀、大便不成形、体型偏瘦。
补脾气搭配小方子:
黄芪:9-30g
石斛:6-9g
白术:6-12g
【组方解析】
黄芪:黄芪色黄属土,归于脾经,可以健脾补中,升阳举陷。
白术:健脾补气。可以恢复脾的运化功能,提高营养的吸收和利用效率,从而改善脾胃虚弱的症状。
石斛: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。
气属阳,在补脾气的的同时加上石斛来滋养胃中阴液,阴阳同补,这样出现上火的几率就会大大的减少。
补气药中少佐滋阴药,可防温燥伤阴而致虚火。
肾气虚的症状一般表现为腰膝酸软、倦怠发力、小便次数多而清、脸色发白、滑精、早泄,尿后滴沥不尽等。
补肾气搭配小方子:
黄芪:9-30g
黄精:9-15g
山药:9-20g
【组方解析】
黄芪:黄芪长于益气补虚。但需要黄精、山药等引其药性入肾经。
黄精:补气养阴,益肾。为气阴双补之品,补养肾气的同时不易上火。
山药:山药有补肾涩精的作用,肾气由肾精化生,所以山药可以用于肾气虚的症状。
黄芪这三个“巧搭妙方”的剂量,为什么都是灵活的呢?
剂量是方剂极为重要的一部分。从中医角度来讲,每个人身体的情况不同,用量不能“一概而论”。真正的好方子,剂量一定是有一个酌情增减的范围的。
如果说自己把握不清的话,建议去找一个中医师,在中医师的辨证下确定你是哪种情况、需要用多少量、用什么搭配,选择一个合适的量效果才好。
来源:梁医学社(微信公众号),原创:梁怡璋。
12月07日19:30-20:30
12月03日19:30-20:30
11月23日19:30-20:30